王春龙律师,沈阳工程款纠纷律师,现执业于辽宁京玉律师事务所,执业以来,坚持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敬业勤勉、诚实信用” 的服务宗旨,精益求精地承办每一项具体法律事务、每一个案件。独到的诉辩思维、娴熟的诉讼技巧、精湛的辩论技能和自如的法庭发挥以及对待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广大当事人的高度赞许。
国际上统称的建设监理是一个由多学科,多专业架构成的技术密集智能型组织,它在城市建设和工程建设实施建设监理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行之有效的建设管理制度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达国家推崇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以及港澳地区等,在建筑立法化、工作程序化、技术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和组织现代化等方面,为建设监理带来新的活力。我国建设监理制始自1988年,理论与实践的发育发展较快,初步形成新的工程项目管理的格局框架,促进了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和管理水准的提高,随之兴起的我国监理业在队伍建设、建章立制和业务实践等方面均创佳绩。实践证明,力推建设监理制,有利于工程质量、工期与成本控制;能实现建设速度与效益并举;有利于提高教量与质量的结合,是一条多快好省进行基本建设的途径。积极探索建设监理与国际接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监理制度,是当前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国内外工程承包的实践和所见所闻略论以下数点,供同行们参研。
一、建设监理与国际接轨是大势所趋
我国的改革开放的国策为世人瞩目并吸引着国际上广大的投资者、合作伙伴和34国际金融机构,其工程承包市场当然亦成为国际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大循环的重要力量。我国建设监理与国际接轨是大势所趋必行之作,其理由如下。
发展之需。众所周知,近年来,外商外资合资特别是港台投资等工程项目势头仍好,据报载1996年外资在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开办企业等投资约达 400亿美元,业主要求按国际标准进行监理。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有关机构等国际组织的贷款项目,涨幅较大,实施上述项目均把监理制作为贷款项目基本条件之一,一定要按照FIDIC编撰的合同条款、项目管理协议和咨询协议等文件执行。
竞争所需。国际同行关注我们,我们需要同国际接轨,我国有650余家注册对外经营权的国际工程或咨询公司。
改革之需。监理制确实是一项先进的、科学的、成功的、通行的国际惯例,已被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所承认接受实施,值得学习和借鉴大力推行,并应在我们实施前8年的基础上,总结——完善——修订——实践,使国际惯例同中国国情密切结合更具特色。
体制所需。无论是从建筑业性质、功能效果认识,还是从管理规律、监理效益讲,还是从国际化、专业化的高度看,都充分说明,组织一支强大的高素质的专业化、社会化的监理班子,全面实施、大力推行监理制的必要性。
二、国外监理公司机构的主要特点
纵观发达国家监理公司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运作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人才高素质化。他们拥有在工程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管理经验,有的监理公司,高技术职称人员所占的比例高达30%~40%以上,能熟练运用FIDIC 制订的权威性国际通用的范本和国际惯例,他们知法律、会管理、懂技术、通经济。欧美国家的监理工程师,都是按严格的程序认定的,一般经过学习 ——实习——考试或面试答辩——工程实践——颁发证书等五个阶段。
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发RICS证,法国对其资质要求似乎更高,如除上述程序还要求申请人必须是高等土木工程学院毕业生,具有10年以上工程经历,要通过法国建设部“技术监理审查委员会”资审面试确认方可。经上述严格的认证过程,其监理工程师素质均达精通法律,主要是经济合同法和FID1C编制的条款,善于管理,主要是熟练掌握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有技术专长,具备施工安装各种专业知识,能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的经历丰富,智力高超,能力强胜的管理者。美国工程管理专家约翰逊认定工程项目经管失败重要原因之一的首要就是监理工程师阅历浅薄经验不足所为。
一、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贯彻和落实建筑施工企业的系列标准,这就要求施工企业把工程的质量管理的重点着眼于施工现场,要突出对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工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质量、安全、成本、工期是考核建筑施工企业的第一系统目标,这四大指标也都是以施工现场为落脚点。这主要是由于施工现场露天的高空作业比较多,再加上多工种联合作业和人员流动大等一系列原因,使得施工现场成为事故隐患的多发地段,这使得施工现场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不仅能有效地降低工程事故的发生率,还能有助于推进工程操作的系统性。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还有助于减少或消除一些无效劳动,从而减少工程施工材料的消耗,为企业节支增收。同时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还有助于提高合同的履行率,确保工程如期完成,这不仅能确立企业得信誉形象,还能保证企业效益的提高。综上所述,施工现场管理不仅是一个施工企业各项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而且还是整个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
二、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工地的人员难以实现有效的控制。在建筑现场施工由于其操作型工序产品的劳动密集特性,投入的劳动力众多,使得要想对每个人员实行有效的控制是具有一定的困难。在实践中,由于一些施工人员的违规操作,引发了不少的质量问题,最终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作为监理单位及承包商来说,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2.工地的物料较难实现有效控制。在施工质量的控制过程中,由于投入物料范围比较广而且用量也很大,要想全面控制投入物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一般在施工管理实际工作中,不少的监理工程师都有这种感觉,就是会经常性的感到工业化设备及批量产品的质量离散性较小,这些一般能通过对产品进行书面检验及测试产品质量就能得到评判及控制。那些地方材料,如砂、石、砖等的质量离散性较大,再加上在施工过程中这些材料往往都是随着需要随时进场,要想对其实现实时、全面、有效的控制也是一个难题。
3.缺乏安全意识,不明确,质量控制不全面。要想做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的工作安全意识是关键,它关系着整个工程进程。在施工现场的实际管理中,不少的管理人员都没有认识到这一关键点,未能将现场的安全工作摆到首要位置。针对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文件等没有进行深入的学习,最终导致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安全生产的意识淡薄。由于缺乏相关的制度贵发,导致不明确,这在施工现场往往表现为重形式,走过场,缺乏实质性的东西,最终导致施工现场事故频发。还有一个就是工程的质量问题,由于产品面广量大,很难实现全面的检查,不少工地往往采取随机抽检的方法来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这在一定程度上遗漏了一些质量问题。
来源: 沈阳工程款纠纷律师 Tags: 略论建设监理与国际接轨,浅析我国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